9月20日
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进入预定轨道
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
发射取得圆满成功
天舟三号货运飞船
主要运输航天员在轨工作
和生活需要的物资
以及一些科学实验设备
但很少有人知道
这个巨型“太空快递小哥”的制造过程
也有我们阜阳籍科研人员的身影
他就是于磊
今天,跟着小编一起看下
天舟三号背后的“阜阳力量”!
从小憧憬航天事业
今年38岁的天舟货运飞船
电总体主任设计师于磊是临泉县人
因父母都是临泉一中老师
于磊从小在书卷气浓厚的校园中长大
学习认真刻苦,上进心也很强
“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
信息工程还是比较新兴的专业
但于磊很喜欢也很坚持。”
于磊的母亲吴兰芝告诉记者
顺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
于磊在学校表现也很优异
成功保送研究生
在2007年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
“从学习这个专业开始,他就一直憧憬着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吴兰芝说,儿子在进入位于北京的单位后,边工作边攻读博士,靠努力获得了北交大的博士学位。
与此同时,于磊在工作上也丝毫没有放松,没多久便接到领导的任务,参与空间站系统某项关键技术的论证工作,当时对于所有人来说,整个空间站工程都还是一个概念框架。可于磊凭借年轻人的激情,最终完成任务,也正是这个偶然参与的课题论证影响了他未来10多年事业的发展轨迹。
2010年,于磊正式地进入货运飞船研制项目组,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。太空空间站的生活物资、实验设备甚至水和空气都依赖物资货运,货运飞船的装载能力,直接影响空间站的蓝图搭建。我国的货运由天舟货运飞船负责,于磊所带领的电总体团队包揽了从飞船能源系统、信息系统、软件顶层设计再到整船测试覆盖性分析等所有与“电”相关的工作。
天舟货运飞船的研制几乎是从零起步
为了做好这项开创性的工作
于磊几乎不眠不休,全身心投入其中
吴兰芝说,为了让于磊安心工作
儿媳妇辞职在家照顾孩子
一家人都支持他和团队
能尽早做好货运飞船的研制
在家人的支持和自身努力下
于磊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
逐渐成长为主任设计师
飞船的研制是漫长枯燥的过程,历经方案论证、方案设计、初样阶段、 正样等各个阶段,一个专项试验就要测到整船几百台单机,需要设计上千条测试项目,每艘船要测一两千个小时,电总体成员几乎都在现场,陪伴飞船的测试工作,并准备随时处理各种问题。于磊和团队成员每天工作时间都有十六七个小时。但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中,大家的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。
十年梦想终照进现实
在天舟一号研制中,其中一款芯片长期需要国外进口,不仅成本代价较大,更重要的是存在禁运风险,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。于磊带领团队联合国内相关科研院所,集体攻关了4年,自主研制出了国产100V厚膜电源模块系列型谱。并在天舟一号飞船上首次应用,优化了整船几十公斤的配电设备和电缆重量。
2017年4月20日,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,身为电总体主任设计师的于磊十年梦想终照进现实。
但于磊立志探索宇宙的脚步并没有停滞,马上又随团队转战到天舟二号、天舟三号的研制当中。
9月16日,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在转运途中。新华社 图
助力天舟三号问鼎苍穹
天舟三号此次任务,就是先把神舟十三号乘组的物资先期送达天和核心舱。它不仅装载了航天员生活物资、舱外航天服及出舱消耗品,还有空间站平台物资、部分载荷和推进剂等。
从7月20日到达海南文昌后,于磊和团队驻扎发射场整整坚守了63天,没有休息过一天,没有周末和假期,每天的工作按计划表严格执行,弦绷得很紧。
天舟三号正式发射前,团队将所有单机产品重新“体检”了一遍,飞船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,预案有成百上千条,于磊带领团队一一过堂,确保万无一失。
9月20日,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,于磊和部分团队成员21日又立马转战北京飞控中心,继续观测飞船数据。
从仰望星空的理想到探索宇宙的实现
是几代航天人前赴后继
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成绩
未来
于磊会继承担负起中国航天人的职责
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
于磊,好样的
出品|阜阳“政能量”工作室
文字|记者 杨静文
图片|央视新闻、新华社、新华日报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
编辑|张天峰
审核|余英国 王珊
监制|张洪